中国慕课的“变”与“超”(凭栏处)
无论慕课如何“颠覆”传统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质和方向不能变,既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
一堂慕课,可容纳10万名学生注册学习;偏远山村,孩子们能实时聆听千里之外的名师授课;遇到难题,扫一扫即可得到方法解析……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普及,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倒了学校围墙,为教育开启了“魔法之门”。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学习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慕课总量、参与开课学校数量、学习人数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已成为世界慕课大国。不久前,教育部正式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是国内首批、国际首次推出的国家精品慕课。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借助慕课实现高等教育“变轨超车”?变轨超车,“变”是前提,“超”是目标,实现“变轨超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看“变”。慕课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很多人的夙愿,正如北大副校长高松所言,有了慕课,“在课程学习的意义上,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北大的学生”。同时,这一教育的“魔法”,让老师实现了教学效益最大化,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听课,颠覆了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对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无论慕课如何“颠覆”传统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质和方向都不能变,既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当前,慕课正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所以,所谓“变轨超车”,变的是“轨道”,不变的是方向,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令人欣慰的是,从目前实践看,一些高校利用慕课平台,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一些高校思政课堂也变得“有温度”“高颜值”,成为学生想学、爱学的课程“网红”,开辟了让人惊喜的新天地。
再说“超”。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国,中国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只是近代以来,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大背景之下,没有跟上世界教育发展的脚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力的迅速强大为教育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适逢其时出现的慕课,更为高等教育“变轨超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慕课之所以能跑在世界前列,就在于起步早、定位高、力度大、速度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慕课跟他国“打法”不同,一些发达国家的慕课主要应用对象是社会学习者,我国则主要定位于大学内的教育,通过推进共享的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和力图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学习者。这种充满活力的慕课成长方式,让“超车”前景可期。
当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喜的是,慕课教育已纳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教育部将进一步推进名师积极建、教师积极用、学生积极学的慕课征程。相信随着建设与应用向纵深发展,慕课必将成为新时代加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科学家牵头绘制精细水稻基因图谱 恢复
北京天津重庆等多地公布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
图解:习近平“4·19”重要讲话的10点精髓
700位专家齐聚山西 共同探讨大气污染防治技
中科院院士:中国发展“脑科学计划”需只争
中传副教授:本科毕业写论文 纯属形式大于
嫦娥四号中继星命名“鹊桥” 计划5月发射
国人英语能力怎么衡量?英语“国标”分九个
撞死女童、找人顶包、交警包庇,他凭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年内79起"双反"调查 中美
矿企向沙漠直排尾矿,为何3年后才问
严监管仍是债市重点:今年已有6家发
一二线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幅回落 房
中国又一“黑科技”领先全球 BBC:或
精准定位、多元经营……城市新型阅读
女子遭男邻居强拽进屋欲行不轨 警方:
广东清远一KTV发生火灾 造成18人死亡
陕西高校辅导员威胁学生投票:不投就
伊朗称若美撕毁核协议将以惊人速度重
吴邦国向清华大学捐赠大学笔记和个人
空军出动轰-6K等多型多架战机绕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