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至今,全国土地市场成交依然活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50大重点监测城市土地出让金额达到10691.26亿元,同比2017年的6904亿元上涨54.8%。不过,大部分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呈现明显下行态势。
在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的50大城市中,杭州(楼盘)成为土地成交金额最多的城市,达到1037亿元,同比上涨32.3%,其次北京的土地成交金额为573亿元,同比增16%。
值得一提的是,4月24日,北京市规土委官方网站显示,房山区和门头沟区两宗地块到了网上报价截止时间,但是并未有房企报价,这也意味着两宗地块流标。据悉,自2018年以来,北京共有6宗地块流标。这一现象又和北京土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形成了对比。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出现流标主要是地块有多重复杂的属性,导致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并不强烈,但是从整体看,全国多城市土地成交依然处于高位,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企拿地积极性仍旧很高。
今年以来,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也明显活跃,在2018年大量房企进入三四线城市拿地,推动了热点城市的土地销售额历史同期记录。行业人士进一步指出,一二线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很多房企将战略布局的重点转向了一二线城市群或者周边三四线城市,此外,一些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占比多的房企,为了分摊调控带来的风险,通过加码三四线城市来平衡布局。
与成交额仍然呈现上涨态势相比,土地溢价率则出现下滑。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从热点城市看,土地溢价率基本平稳,大部分城市溢价率均保持低位,基本在10%左右,明显低于2015-2017年平均30%的溢价率。其中,以北京为例,2017年北京土地平均溢价率为24%,2018年截止日前为13%。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溢价率总体压缩一方面在于严格的管控。大城市通过配建的方式,适当压缩了溢价率。而中小城市虽然也确实有高溢价的现象,但对于全国土地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从走向上来看,溢价率的管控仍将继续,同时对于拿地的资金也会积极管控。
此外,溢价率走低也从侧面反映出房地产企业拿地正回归理性。“2018年楼市将继续严格调控,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房企对土地市场的热度逐渐降低,抢地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房企资金压力逐渐出现,这也是拿地积极性减弱的原因。”张大伟如是分析。(来自 北京商报)
北京再现两宗限房价地流标 年内流标地块达6
福州泰禾爱莱恩斯健管中心开业 开启中国高
25城同起跑 绿跑跑出公益慈善新篇章
践行公益善举、助力美好生活 黄其森荣膺“2
央行专家提“六个钱包买房” 为何戳中年轻
泰禾黄其森:做医疗,要有投入,更要有情怀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年内79起"双反"调查 中美
矿企向沙漠直排尾矿,为何3年后才问
撞死女童、找人顶包、交警包庇,他凭
一二线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幅回落 房
精准定位、多元经营……城市新型阅读
严监管仍是债市重点:今年已有6家发
中国又一“黑科技”领先全球 BBC:或
女子遭男邻居强拽进屋欲行不轨 警方:
广东清远一KTV发生火灾 造成18人死亡
吴邦国向清华大学捐赠大学笔记和个人
空军出动轰-6K等多型多架战机绕飞台
伊朗称若美撕毁核协议将以惊人速度重
陕西高校辅导员威胁学生投票:不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