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魔剪”给每个癌细胞打上独特标记
有助揭示癌症转移过程 追踪肿瘤扩散模式

始于单个癌细胞的系统发育树。每种颜色代表体内的不同位置,五颜六色的树显示出高度转移的表型。
图片来源:美国怀特海德研究所
科技日报北京1月27日电(记者冯卫东)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给每个癌细胞打上独特标记,绘制出一个详细的癌细胞演化图谱。新研究不但更清晰地描述了癌症转移背后的动态过程,而且发现了促进癌细胞转移的“热点”基因和“中转枢纽”。
当癌症仅限于体内某个部位时,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来治疗。然而,与癌症有关的大部分死亡由癌细胞在全身的转移造成。转移的确切时刻非常短暂,常常淹没在肿瘤细胞发生的数百万次分裂中。这些事件通常无法实时监测。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人类KRAS突变型肺癌小鼠模型,并用编码Cas9蛋白的基因改造了癌细胞。当小鼠体内的癌细胞不断分裂增殖时,Cas9在目标DNA位点进行不断剪切,而癌细胞的DNA修复机制会不断修补这些缺口,它会修补或删除一些随机的核苷酸,从而形成被称为“插入/缺失”(indel)的独特修复序列。这些序列会随着细胞的分裂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成为每个癌细胞携带的独特标记。
这种剪切和修复几乎在每一代中都是随机发生的,由此可以画出非常精细的癌细胞演化图谱——显示转移的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路径和方向。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癌细胞尽管来自同一细胞系,但在移植后转移的路线不同。对此,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原始癌细胞系经过多代分裂,癌细胞似乎发展出了不同的转移特性。
有的癌细胞和它的所有后代都只在一个组织中出现,这意味着它们没有发生转移;而另一些癌细胞的后代则在多个组织中出现。
研究人员还发现,许多癌细胞转移的第一步是从肺部转移到纵隔淋巴组织这个“中转枢纽”,这表明在小鼠模型中,这一部位与癌细胞向体内扩散密切相关。
参与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乔纳森·魏斯曼说,这些“中转枢纽”在开发抗癌疗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你把癌症治疗的重点放在这些部位,就可以第一时间延缓或者预防癌症转移的发生。”
来源:科技日报
长安大学研究团队再次利用北斗技术成功预警
脊柱侧弯将她的腰背拉成“弓” 医生妙手施
西大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我国去年新增2640家雷达相关企业 陕西雷达
“基因魔剪”给每个癌细胞打上独特标记 追
严师德 破“五唯” 高校教师职称制度迎来改
西安市浐灞第一中学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基
纳米颗粒“自下而上”造出超硬金属
山东济南通报两小区部分居民腹泻事件
多天流水席、空气不流通 农村婚宴如
聚焦疫情防控:春运出行是否需隔离?
足不出户分享家乡味道 快手直播“全
刘德华首个社交账户为何选择抖音?抖
在时代江河中,捕捉那一股股自信坚定
剧版《风声》:实验谍战剧打开新方式
白玉兰绽放,向世界传递新声
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
国家移民局:确有需要来华的外国人
习近平浙江行丨十五年后再访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