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巨大黑洞”(stupendously large black holes),比位于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SMBHs)还要大。如能证实,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强大的宇宙学研究工具,加深人们对暗物质以及早期宇宙的理解。
现有观点普遍认为,超大质量黑洞在宿主星系内形成,通过吞食周围恒星和气体,或与其他黑洞合并而不断长大。它们的质量介于太阳质量的100万到100多亿倍之间。
但在新研究中,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物理和天文学学院名誉教授伯纳德·卡尔领导的团队提出,“超大质量黑洞”可能存在另一种形成方式,使其能规避这一质量上限的限制。他们认为这些“巨大黑洞”可能是“原初黑洞”,形成于宇宙早期,远早于星系形成之前。
这种“原初黑洞”不是由坍缩的恒星形成,因此,它们的质量范围很广,可以非常小,也可以非常大。卡尔说:“我们已经知道存在着各种质量的黑洞,比如银河系中央有一个400万倍太阳质量的小黑洞。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巨大黑洞’的存在,但可以想象的是,它们可能存在,它们也可能栖居于星系外的星系空间。但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忽略了‘巨大黑洞’的存在。”
研究团队认为,“巨大黑洞”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暗物质。上世纪70年代,卡尔和斯蒂芬·霍金提出,“原初”黑洞可能是暗物质的候选之一,在宇宙极早期,宇宙密度的波动可能导致宇宙的一些区域塌缩称黑洞。
卡尔说:“‘巨大黑洞’本身无法提供暗物质,但如果它们真的存在,将对早期宇宙产生重要影响,并使‘体重’较轻的‘原初黑洞’形成暗物质成为可能。”
长安大学研究团队再次利用北斗技术成功预警
脊柱侧弯将她的腰背拉成“弓” 医生妙手施
西大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我国去年新增2640家雷达相关企业 陕西雷达
“基因魔剪”给每个癌细胞打上独特标记 追
严师德 破“五唯” 高校教师职称制度迎来改
西安市浐灞第一中学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基
纳米颗粒“自下而上”造出超硬金属
山东济南通报两小区部分居民腹泻事件
多天流水席、空气不流通 农村婚宴如
聚焦疫情防控:春运出行是否需隔离?
足不出户分享家乡味道 快手直播“全
刘德华首个社交账户为何选择抖音?抖
在时代江河中,捕捉那一股股自信坚定
剧版《风声》:实验谍战剧打开新方式
白玉兰绽放,向世界传递新声
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
国家移民局:确有需要来华的外国人
习近平浙江行丨十五年后再访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