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的王振义院士复工了!5月15日上午9点30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医联体会议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端坐在计算机显示屏前,对住在同仁医院的疑难血液病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王阿姨,你能听到我说话吗?你有气喘吗?脚肿不肿啊?……”
“刘医生,你用手按一下,看看病人腿部有没有凹陷性水肿。被子拉开看看,有出血点吗?”
“有的,王院士,您看——”随着刘医生的操作,镜头里出现了王振义想要知道的信息。
这是今年疫情暴发以来,王振义首次恢复他坚持多年的“开卷考试”传统。“开卷考试”是王振义所创的瑞金医院血液科每周疑难病例讨论的传统。十多年来,王振义一直坚持每周四进行现场查房,和大家一起解决临床中发现的疑难病例,并通过病例向青年医生介绍治疗思路与全球学界的最新进展。此后,随着瑞金医院血液医联体的成立和“朋友圈”的不断扩大,王振义“开卷考试”的范围又扩大到了全国。
一年前的5月15日,瑞金血液医联体正式开始向各合作单位同步直播王振义的“开卷考试”,更好地传播瑞金医院血液科特有的教学方式。受此次疫情影响,“开卷考试”暂停4个月后终于通过全新渠道恢复进行。96岁高龄的王振义也坐不住了,心系患者和青年医生的他,主动要求复工。而此时,医联体成员单位——上海同仁医院正好有一例十分罕见的复杂病例亟待指导。于是,在瑞金血液医联体和多方努力下,查房机器人“小雪”在同仁医院上岗,它将作为王振义的“远程助手”,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发病过程和主观反应,充当他的“耳朵”和“眼睛”,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会诊开始了。同仁医院的主治医生通过计算机客户端向王振义报告患者病情,王振义边听边仔细查看病历,并不时提出疑问,整个交流过程非常顺畅。随后,同仁医院血液科医生和“小雪”一起来到患者病床前。“小雪”是一台拥有实时交互功能,能够实现医院内外网安全隔绝下的数据调阅及视频直播功能的智能终端。通过这个远程助手,除了不能亲自触碰,医生已基本实现跨空间的真实看诊体验,突破了以往远程会诊只能和医生交流的局限,让诊疗更为精准。
远程查房后,王振义对新助手“小雪”第一天上岗的表现表示满意。“今天这个病人非常复杂,那么多症状如何而来?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这些问题怎么联系在一起解释?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解决的问题……”王振义开始了他今天的“答卷时间”。与此同时,通过“小雪”机器人发起的视频直播,完整的诊疗过程正不断推送到瑞金医院血液医联体在全国的各个成员单位。
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瑞金血液病医疗联合体理事长李军民教授告诉记者,这位患者的病因十分隐匿,久查不得,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淀粉样沉积病的类型,最终临床诊断为“淀粉样蛋白A变性”。王振义从“无症状性自身抗体”“纤维蛋白溶解机能亢进”“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血症”三个病理生理学角度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阐明疾病的病因,展现出精湛的临床思维能力。
据悉,今天的“开卷考试”吸引了全国60余家血液病中心的3000余位血液科医生全程参与,实时观看王振义院士的查房,聆听他针对疑难病例的分析,并在直播间里留言互动。“过去没想过要把这些病因关联在一起,王院士的临床思维方法为大家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个病例也告诉我们,还有很多病例需要我们进一步潜心研究。”李军民说,上海瑞金血液病医疗联合体(瑞金血液医联体)一直致力于将院内的专家查房延伸到医联体医院之间,让专家犹如在现场一样,与异地的患者及患者主治医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未来,瑞金血液病医疗联合体计划利用更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借助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增强现实等手段,将治疗经验向更多地区覆盖;同时也将借助瑞金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更多患者提供远程诊疗等多种个性化定制医疗项目,让血液病患者获得优质高效的居家医疗服务。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本报通讯员 唐文佳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出发 5月22日为攻
小卫星有大作用 中国商业卫星登上《自然·
快速研发核酸检测 天隆科技用“硬科技”智
成都发现有6000多座墓葬的“通史式”古代墓
疫情下的这堂“亲子课” 你和“小神兽”都
甘肃高校“花式”授就业经:毕业生“云端”
研究发现:所有年龄段儿童都对新冠肺炎敏感
爱心企业再次通过西安市红十字会向4所学校
丰巢调整服务:免费保管时长由12小时
海航集团长安航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伪造货币案 缴
国防部征兵办公室首次从全国普通高校
骂战、人肉、集资……饭圈怪象为何愈
《极限挑战6》张艺兴误导成员雷佳音
《妈妈咪呀》热播 援鄂护士讲述雷神
《青春有你2》20强名单将揭晓 前九名
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
国家移民局:确有需要来华的外国人
习近平浙江行丨十五年后再访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