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有望加快发布
伴随非法集资案件的高发多发和花样翻新,包括银保监、公安部、住建部、教育部、最高法等11家部门对非法集资保持“高压”态势。
处置非法集资部级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23日透露,当前非法集资案件虽保持“双降”,但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自2017年以来,截至今年3月份,涉及案件6089起,金额超2000亿元。与此同时,将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尽快出台。
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据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2017年全国新发涉嫌非法集资案件5052起,涉案金额179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28.5%,2018年1-3月,新发非法集资案件1037起,涉案金额2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5%和42.3%,继续保持“双降”态势。
但需要指出的是,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参与集资人数持续上升,跨省案件持续多发,涉及多个省份乃至全国的重特大案件仍时有发生。“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集资案件8600起,其中涉案金额超亿元的案件达50起,且动辄数十亿、上百亿元,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王志广表示。
当前,全国非法集资新发案件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呈现“遍地开花”的特点,投融资类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房地产、农业等重点行业案件持续高发。大量民间投融资机构、互联网平台等非持牌机构违法违规从事集资融资活动,发案数占总量的30%以上。
而在发案地区方面,案件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人口大省,但中小城市、城乡结合地区、农村地区案件也在逐渐增多,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一些不法分子借农民合作社名义,打着合作金融旗号,突破‘社员制’‘封闭性’原则,超范围对外吸收资金,用于转贷赚取利差或将资金用于其他方面牟利。”农业农村部经管总站副站长赵铁桥透露。在他看来,涉农合作组织非法集资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与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传统的银行储蓄已不能有效满足农民投资理财的需要,以及农民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较弱有关。
疫情下的这堂“亲子课” 你和“小神兽”都
甘肃高校“花式”授就业经:毕业生“云端”
研究发现:所有年龄段儿童都对新冠肺炎敏感
爱心企业再次通过西安市红十字会向4所学校
华南江南局地有降雨 东北大部气温将下降4~
中国邀外资共造世界级芯片产业 美媒:令人
文化和旅游部:预计“五一”实现旅游收入88
黑龙江虎林回应清收11.2万亩耕地引议:宣传
从波音777X学习中国制造强国之路
矿企向沙漠直排尾矿,为何3年后才问
撞死女童、找人顶包、交警包庇,他凭
年内79起"双反"调查 中美
京陕联手打造战“疫”歌曲《风雨无阻
《碟中谍7》在英国复工 《黑寡妇》撤
复工成电影业最大难题?多地出台“硬
疫情之下电影行业如何突围?
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
国家移民局:确有需要来华的外国人
习近平浙江行丨十五年后再访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