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院线时代”到来了吗
“作为一匹市场黑马,《二十二》取得全球纪录片票房冠军,这说明中国纪录片院线时代已然来临,中国电影市场拥有足够空间接纳纪录片。”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指出,2017年,国产纪录片产量大幅度增长,营利能力显著提升,国产纪录片市场逐渐破冰见暖。
从这本被业界称为“蓝皮书”的报告中,国产纪录片再一次传递出利好的消息。
“对比近几年的数据,会发现中国纪录电影发展正在提速,2017年迎来拐点。”《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说,2009年,《牛铃之声》敲开了韩国电影院大门,2013年,《看见台湾》敲开了台湾电影院大门,“我一直期待一部国产纪录片在影院证明自己的实力,我坚信中国电影银幕留有容纳纪录片的空间。《二十二》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国产纪录片进入院线市场的仅有两部,合计票房130万元,而当年的国产影片院线票房总数为170亿元。
而5年后的2017年,10部进入院线公映的纪录片总票房累计收获2.63亿元,《二十二》独揽1.7亿元,创下中国纪录电影票房新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破亿的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重返·狼群》分别以4778万元、3300万元位居年度中国纪录片票房榜的第二和第三。同一年出现3部票房超过3000万元的纪录电影,这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称,2017年的国产纪录片产量创下了近10年来的历史新高,获得公映许可证的总量较前一年增长51.7%。而根据2017年度在原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的纪录片项目数量来看,2018年的产量将迎来更大幅度的增长。至2017年,纪录片票房总量已连续5年不断上升,《二十二》的爆发更是直接拉升了纪录片的社会关注度。
以1.7亿元的票房开启中国纪录片院线时代的《二十二》,是80后导演郭柯拍摄的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纪录片。作为中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片中22位慰安妇都已进入耄耋之年,这些影像具有不可复制的历史价值,这个话题留有足够的历史、文化和人性空间。“按照纪录片的传统套路,可能会在电影节上赢得一些奖项,在学术空间举行一些观摩放映,然而,《二十二》却实现了票房奇迹,并成为焦点话题,可见,纪录片的院线空间是存在的,但如何到达观众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张同道说。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商业运作的不断尝试,虽然纪录片逐渐带动起中国观众的视听胃口,观众群体在逐年扩大,但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纪录片仍被视为属于在电视上观看的免费资源,这也是一些口碑颇高的纪录片进入院线却票房低迷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一直以来影院系统习惯采取粗放式经营,把有限的资源都给了更有娱乐性的商业大片,纪录片即使千辛万苦挤进院线,“影院一日游”或极低排片率的尴尬也屡见不鲜。因此业界有人认为,以最近的几部片子断言“纪录片的春天来了”或许为时尚早,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纪录片都会赚钱,《二十二》的纪录片属性其实也并非是其表现出色的原因,创作题材如何能够引发社会的集体关注或许才是下一步大家应当思考的问题。
院线能否拯救纪录片?近年来业界声音不断,但颇有共识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是纪录片院线化当前面临的现状。
就在大多数纪录片落寞走上国内院线的时候,国际电影市场上的很多纪录片却是座无虚席,人们排着长队前去观看。2014年年底,韩国的纪录电影《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成为韩国有史以来商业上最成功的独立电影,甚至超越了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商业片;而在美国,每年约有百余部纪录电影在院线放映。相比之下,国产纪录电影的市场之路还很长。
“谁将是下一部《二十二》?答案谁也不知道。对于具体作品来说,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依然大于必然性。”张同道说,但《二十二》对整个纪录电影行业的拉动作用是毫无疑问的,它将开启“后《二十二》时代”的大幕。记者 吴晓东
喜剧“惠民哥”大潘潘斌龙:我愿意尝试创新
元気森林气泡水携《我们的乐队》炸燃开播 
《剑王朝之九境长生》今日上线 肖旭爆笑乔
防病毒,赢好礼!快来参加《全民战疫-守护
真假CP?斗鱼8大主播连麦开黑,情侣档一起欺
虚拟偶像“麟&犀”跨国演唱会即将上演
“亿元激励计划”首月结算发放 超四成酷狗
甜美主播阿喵抖音直播间开播,深情演唱《七
从波音777X学习中国制造强国之路
矿企向沙漠直排尾矿,为何3年后才问
撞死女童、找人顶包、交警包庇,他凭
年内79起"双反"调查 中美
疫情下的这堂“亲子课” 你和“小神
甘肃高校“花式”授就业经:毕业生“
研究发现:所有年龄段儿童都对新冠肺
爱心企业再次通过西安市红十字会向4
京陕联手打造战“疫”歌曲《风雨无阻
《碟中谍7》在英国复工 《黑寡妇》撤
复工成电影业最大难题?多地出台“硬
疫情之下电影行业如何突围?
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
国家移民局:确有需要来华的外国人 
习近平浙江行丨十五年后再访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