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安在线 > 新闻资讯 > 要闻 > 正文

“西安文旅”成热词“生态格局”亮点多 古都“西”引力强力输出

        2023-09-05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西安在线

分享到:

“西安文旅”成热词“生态格局”亮点多 古都“西”引力强力输出

暑假结束之际,上周多家主流媒体盘点国内暑期文旅市场,“西安文旅”被反复提及。同时,“2023丝绸之路万里行·共赢之路”大型跨国活动启程、台湾青年在来陕研习活动中感悟“何以长安”、秦岭生态保护、西安乡村建设等内容持续吸引央媒目光。

“西安文旅”热度不减

暑假结束了,“西安文旅”的热度却不减,在近日多家主流媒体的假期综合报道中,“西安文旅”成为热词。

9月1日,新华社推出《8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其中分析了暑期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处火爆背后的原因,认为这是“延长多家博物馆开放时间”“整顿旅游市场不规范经营”等一系列优化消费环境的举措使然。

8月3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这个暑假哪些文旅消费最出圈?》,提及西安蓝田白鹿原影视城夜演、夜游、夜市场等体验项目和西影光影艺术的新空间等热门旅游场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30日、31日,先后刊发《暑期文旅消费活力四射》《智慧旅游令人耳目一新》等报道,西安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汉服妆造特色产业等受到关注。

“近年来,没有海的‘西安后海’迅速走红……成为城市夜经济的品牌代表。”央视网日前以《西安浐灞“三生”融合 构筑城市宜居宜业新样本》为题,介绍浐灞生态区“宜业宜居、产城融合”的发展实践。

8月31日晚,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在西安易俗大剧院开幕。《光明日报》、中新网、央广网等予以报道。“这是一场艺术交流的聚会,也是一场文化传承的盛会。” 《光明日报》文中说。

台湾青年感悟“何以长安”

8月28日,“2023丝绸之路万里行·共赢之路”大型跨国活动在西咸新区启程,活动将走进中亚五国。中新网在活动开幕报道中充分阐释其意义,称这“将促进中国—中亚双边务实合作,为陕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贡献力量……同时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展现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中国魅力”。

“心动长安·‘陕’亮青春——2023两岸青年历史文化研习营” 8月27日至9月2日在陕举办,30余位台湾青年到访西安、宝鸡等地。中新网推出《台湾青年在陕畅游“历史海洋”》《台湾青年“西行”觅中华文脉 登临城墙感悟“何以长安”》等活动报道,介绍台湾青年通过丰富的参观交流活动,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了解。

8月29日上午,首趟“蒙陕号”中欧班列成功开行,央广网以《西安港“朋友圈”再迎新 长安号“+西欧”线路达21条》报道了这一好消息。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近日在北京开幕。9月4日,人民网推送文章表示“西安服务”亮点众多,获得参会各方称赞。

生态新格局获点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月1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秦岭北麓 绿色发展》聚焦秦岭生态保护。“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不断加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适度发展农旅融合等乡村特色产业,使秦岭北麓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格局。”报道如是说。

同日,国际在线推出《“乡建”西安美如画 “乡遇”西安产业兴》,用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的生动案例,介绍“西安创新开展‘双百行动’……在全域形成了‘村点出彩、沿线亮丽、连片成景’的美丽村庄新格局”。

关注西安美丽乡村建设的还有新华网。8月30日,新华网文图并茂,展示鄠邑区葡萄迎来丰收季,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上周,西安各大中小学校迎来开学季。新华社《陕西西安:“萌新”小学初体验》、央视网《各地多部门开展学生安全宣传教育》等报道纷纷将镜头瞄准校园新气象。同时,西安交大校长金句频出的寄语新生、西安理工大学寓意美好的水果迎新创意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获得网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