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西安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省法院“1281”工作思路,以集约高效、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为目标,全面推进一站式建设工作,通过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保障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运行,以一站式多元解纷成果拓展一站式诉讼服务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司法需求,竭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诉讼服务和便捷高效的解纷渠道。
高位推动 源头防控 系统整合
全力推动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
自2022年以来,市中院党组高度重视诉源治理工作,聚焦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最大限度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全力推动全市法院诉源治理不断迈开新步伐、取得新气象。
在市委领导下扎实开展府院联动,市中院与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建立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该《意见》吸纳13家区县法院和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39个市级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搭建了全覆盖、广合作、全链条的诉源治理联动体系。《意见》下发到各区县政府和区县法院,为常态化开展府院联动、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提供了制度依据,推动我市府院联动迈入了新阶段。与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金融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证监会陕西监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等11家单位签订多元解纷和诉调对接文件14份,覆盖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医疗纠纷、证券期货、知识产权等众多纠纷领域,积极构建“法院+社会各界”的专业化、行业化诉调纠纷解决新格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中院成立了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由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任组长,市中院院领导和各区县法院院长任副组长,市中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县法院分管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工作的院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统筹领导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联络员,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印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 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施工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并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考核范围,促进诉源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扎实的成效。在省法院“三升三降”的工作目标下,明确提出全市法院诉源治理目标。系统梳理诉源治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14个方面工作措施,加强诉源治理的信息化融通、考核问效、跟踪督导、工作保障,促进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无缝衔接,推动构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体系。
全市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法院发扬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市中院加强工作指导和经验总结,推动全市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特别是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贴近人民群众的优势,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全市45个人民法庭创建省级“示范法庭”“达标法庭”37个,占比82%,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建立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加强与各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综治中心平台衔接协同,支持和引导社区组织和群众自主治理,就地化解纠纷,推行“多元解纷+司法确认”机制,推动社区实现无讼或者少讼,共同创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充满活力的社区治理法治化新格局。目前,全市法院已经在全市的80多个社区(村)开展了“无讼社区(村)”创建试点,创立了多项典型经验做法,比如,鄠邑区法院创建“无讼企业”“无讼乡村”“无讼园区”“无讼景区”“无讼社区”,推出“街道+司法局+法院”的府院联动模式,草堂法庭的“三力联动”做法受到最高法院杨临萍副院长肯定;碑林区法院探索创建“无讼社区+”,集成“无讼+商圈、旅游、校园、企业、医院、楼宇”六大板块,经验做法受到省委政法委和省法院的肯定和推广。